《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有效支撑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原银保监会相继印发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和《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指导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
今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做好数字金融。监管部门要求,以加强金融数据要素应用为基础,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以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强化金融科技审慎监管为主线,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将数字思维贯穿业务运营全链条,注重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
本报告基于中华合作时报采访、调研以及上海华益项目实践,聚焦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落地,阐述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与问题,进而提出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模式和发展路径。以期为农商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现状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指出,“随着金融科技资金投入、人才布局、体制机制等方面不断提质增效,商业银行数字化经营理念不断深入、数字技术加速革新以及数字基础设施迭代升级,数字化转型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是,农商银行仍然面临整体规划布局不清、建设与应用能力不强、数字化支撑不足的挑战。”
(一)数字化顶层规划不清
近年来,农商银行系统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开始将其作为银行发展的重要战略。普遍认识到数字化转型是提升银行竞争力、优化客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的重要手段,因此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为银行的数字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从省联社层面来看,全国的省级联社都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并将其纳入到发展战略中,比如浙江农商联合银行2019年从全系统发展战略高度,提出“科技引领数字化转型”;山东省联社在2021年将数字化转型纳入全省农村商业银行“十四五”规划,并制定了与全省农商银行经营发展需要、技术实力、风险控制能力等相匹配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2022-2025年)。
从法人农商银行层面来看,农商银行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较以前有了较大提升,也纷纷投入大量财力和人力推进数字化转型。东部发展较好的农商银行结合自身发展实际进行系统化的规划,并不断迭代升级。例如,张家港农商银行制定了2019-2022年数字化规划,统筹组织、数据、客户、营销等8大主题的建设规划。青岛农商银行于2022年8月成立由董事长担任组长的数字化领导小组,制定数字化转型三年规划。
但也要看到,西部和东北等地区的农商银行与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地区的数字化转型差距较为明显。仍然还有很多农商银行高管对数字化的认知与定位不清晰,缺乏对数字化转型进行一个系统规划和布局,没有真正意识到新技术如何在农商银行有效应用从而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对农商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性。此外,一些农商银行高管缺乏对自身业务发展和客户需求深入的分析与洞察,盲目跟风学习业内标杆银行,尚未准确把握符合自身经营管理情况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二)数字化建设能力不强
农商银行和其它银行一样加大数字化系统建设的投入,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例如,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近3年年均投入达到27.7亿元,建成4大数据中心,在管理、需求、研发、测试、运维、运营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条线全面支撑400多个重要系统稳定运行。常熟农商银行加大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在2022年达到3.14亿元,同比增长25%。尽管省联社层面和头部农商银行都加大对数字化转型建设的投入,但是大部分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不足3%,与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差距明显。
目前大部分农商银行的数字化建设上采用的是“大平台+小法人”的模式,以省联社系统建设为主,行社自建差异化小系统为辅。这一模式使得平台化分布式价值得到彰显,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法人机构想做做不了、做了做不好、做了不实惠”的难题。
同时,“大平台+小法人”的数字化科技模式仍然存在省联社建设的系统难以满足所有法人行社个性化需求等问题,使得系统落地应用效果降低、客户体验性不强。
(三)数字化应用能力薄弱
中小银行数字化应用能力相比以前有了明显提升,已经从“被动适应”向“主动创新”的内生发展方式转变,但仍存在数字化应用水平不平衡现象。
从数字化应用领域来看,农商银行数字化应用涉及管理、客户和员工全方位,推动营销、产品、风控、渠道等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应用。例如,重庆农商银行构建精准营销服务体系,运用数字化科技推动客户数据的深层次挖掘、标签化管理和价值再提升;常熟农商银行建成全行级反欺诈风险监控系统,加强对手机、网银、网联等全渠道业务的实时交易监控能力。
从数字化系统应用程度看,农商银行已经从原来“一头雾水”的状态提升到“能够提交系统功能需求”的水平。农商银行在快贷系统、智能营销平台等实用性很强、效果明显的系统使用上明显高出很多,而其它系统使用相对较弱。
从数字化应用水平看,全国不同区域的农商银行数字化应用差异非常大。浙江、江苏等省的先进农商银行的数字化应用明显处于领先水平,省联社以及法人机构通过多种措施提升农商银行队伍的数据分析与应用水平。而中西部地区一些农商银行还停留在数据报表层面,缺乏懂数据、用数据的能力。
(四)数字化支撑保障不足
数字化转型支撑保障主要涉及数据资产和数字化人才队伍两大方面。
农商银行的数据资产是其数字化支撑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数据包括内部生产数据、外部政务相关数据和内部管理行为数据等。按照数据类别进行分析,总体上看内部数据数量多但质量并非很高,外部政务数据好但难获得,内部管理行为数据质量好但是重视不够。省联社拥有大量的内部生产数据资源,但是由于以前缺乏有效的数据标准管理体系、过于追求建档数据以及由多个外部项目合作方式建设系统等原因,存在系统内部数据不一致、系统间数据不兼容等一系列问题,使得数据不准确、数据孤岛等问题较为突出。
农商银行利用外部政务以及商业数据可以大大提升其信贷风控、客户画像、信贷产品创新等数字化应用水平。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大部分农商银行甚至是省联社能够获得政务的数据相对有限。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联盟调查发现,近80%的受访银行还没有从政府公共数据库获得相应数据,近70%还没有从行业平台服务商获取数据。
农商银行目前使用了不少的业务系统和管理系统,自身可以保留很多管理行为数据。但是调研中发现,不少农商银行在管理行为数据沉淀方面还比较薄弱。很多农商银行利用系统开展整村授信或网格化营销,经常存在客户基础建档数据质量不高、客户经理走访数据缺失等现象,不能积累和使用管理行为类的数据。
同时,农商银行已经逐渐重视数字化人才,其数量和质量有了大幅提升。各家省联社都在加大力度引进扩充金融科技人才,比如浙江农商联合银行目前拥有2500余人科技队伍和500余人的数据团队。法人农商银行也都不断增加数字化人才,浙江农商银行系统平均科技人员占比达到2.09%,江苏农商银行系统的科技人员占比更高,达到3.92%。
从本次调研情况来看,数字化人才队伍仍然是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制约因素。首先,仍然还有很多农商银行科技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其次,农商银行对数字化人才的重视还停留于数字化技术人才,而忽视了数字化应用人才。据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联盟调查,近90%的受访银行缺乏高端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如何让大部分员工愿意和主动去使用数字化系统更为关键。目前农商银行基层员工不重视数字化应用还非常普遍。此外,即懂业务又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短缺,影响了农商银行科技与业务的有效融合。
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路径
全面深化数字化转型,坚定科技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加快数字化建设与应用,助推农商银行零售转型及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是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和提质增效的必然路径。因此,农商银行要从战略高度强化数字化顶层规划,强化围绕“客户、管理和员工”开展数字化建设与应用,夯实数字资产和数字化人才队伍的支撑保障基础。
(一)做好数字化顶层规划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的复杂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省联社层面,应从大平台角度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战略部署,法人机构应基于省联社大平台形成自身差异化的数字化转型规划。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工作,统筹规划和科学引领全行的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稳健推进数字化能力建设,加强数字基础建设、敏捷组织构建和数字化人才培养等配套支撑保障。
农商银行应明确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如提升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客户体验等。同时,农商银行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突出自身经营特色的战略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针对性强的数字化转型计划。农商银行进行差异化建设布局,必须平衡好数字化建设的投入成本与应用产出,避免数字化转型浪潮下的盲从,不能一味追求数字化而过度投资,也不能简单复制其它农商银行的数字化建设体系。
(二)抓住数字化建设核心
数字化转型建设核心内容就是以客户为中心实现获客、活客、留客的客户全旅程管理的数字化;以流程为驱动实现全流程精细化管理的数字化;以员工为根本实现用人、育人、留人的员工全职涯周期管理的数字化。
1.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旅程数字化建设与应用
农商银行客户端的数字化建设是从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客户进行精准画像,构建获客、活客和留客全旅程数字化闭环。农商银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和推进某个或某些领域的系统建设与应用。
(1)数字化获客渠道建设
农商银行通过数字化应用打造线上线下全渠道,实现多维的获客渠道以更大范围地触达客户。线上渠道建设方面包括私域裂变营销、微信社群、公众号与小程序、手机银行等移动端渠道,也包括商户智能走访营销、整村授信、网格化营销、对公走访等以客群细分的获客系统,还包括智能AI的客户服务中心等渠道。同时,农商银行大力推进智能网点建设,实现交易型网点转变为智能营销与服务型网点,提供业务咨询、开卡、云端银行等多场景多模态数智化服务。例如浙江桐乡农商银行基于当地对公业务较多的特点以自建方式开发了对公走访系统,以加强对公业务的拓展和提升对公客户的黏性。
(2)数字化活客转化建设
农商银行数字化活客转化是建立分层分类的客户管理系统,围绕客户进行分类与画像,通过研发线上产品、创新服务场景和推进精准服务,实现客户的转化与业务提升。农商银行必须形成自己的营销与服务中台,进行360度用户画像,通过对人口属性、行为、交易消费等全方位的特征分析,赋予社会属性、经济属性以及金融属性等方面的标签,实现对客户的分群、分层、分序、分格。然后,利用逻辑回归、决策树等算法构建客户预测、客户流失等模型,实现差异化的服务策略、匹配精准的营销。打造线上快贷产品也是农商银行活客转化的重点。省联社层面基本都建立了快贷或准快贷系统,但因数字基础薄弱影响了系统的使用与推广。目前有一部分农商银行结合自身数据资产状况和客群结构打造了快贷系统,但很多仍然是仅有进件功能的半自动化快贷系统。省联社应该鼓励有条件和安全可控的农商银行自建快贷系统,实现营销、进件、申请、审批、贷后等真正意义上的全流程线上快贷系统。农商银行活客转化还要积极部署智能化的生态场景,通过高频的生活化、营商化场景提升金融交易。
(3)数字化留客平台建设
农商银行数字化留客是通过信息科技手段来增强客户权益,提高客户价值,从而提高客户的黏性。农商银行构建自己的客户权益系统,将客户办理各类业务转化为积分,实现客户权益的数字化。同时,结合客户权益系统,打通银商联盟体系,以客户积分为媒介,联合辖内企业、商户及个人客户,共建以权益为核心的客户生态圈,形成“无边界”金融服务新业态。
2.以流程为驱动的全流程管理数字化建设
农商银行按照“业务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基于大数据的流程持续优化”的思路构建流程银行信息化体系,打通不同业务条线流程间瓶颈,真正实现流程一体化,大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银行经营管理效率。农商银行经营管理数字化重点是打造“数智大脑”辅助决策、智能化风控、集中化运营管理、成本收益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1)打造数字大脑
银行智慧大脑决策中心是一个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它通过对银行内部和外部的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和分析,为银行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决策支持。在银行智慧大脑决策中心中,以建模分析平台构建大脑分析中枢,通过逻辑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和联邦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同时,以智能决策平台构建大脑决策中枢,提供更加精准的智能决策服务。此外,银行智慧大脑决策中心还可以通过可视化技术将数据以图表、报表等形式展示给决策者,使决策者更加直观地了解数据和分析结果,提高决策效率和质量。
(2)智能化风控
风险管理的数字化建设是整个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部分,基于农商银行的客户数字资产,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与农商银行风险管理的融合,帮助农商银行风控实现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农商银行对客户、行业的风险把控能力。农商银行构建流程库、风险库、控制措施库形成风险侦测大数据基础,通过建设智能风控平台,将整个风控流程涉及到的风险视图、客户画像、业务流程等环节线上化,建立各类风控模型实现不同业务的风险预警维度及风险预警等级,实现智能化风控。
(3)集约智能化运营管理
后台集中化运营是目前国际主流银行普遍采用的后台运营管理模式和主要发展趋势。运营集约智能化可以有效推进农商银行运营集中作业模式,前台主要进行面临客户的现金、理财、咨询、营销等相关服务,而后台主要对前台的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和数据处理,前台和后台通过系统进行连接,实现运营的集中化和一体化。运营管理数字化一方面形成运营风险控制中心,通过风险识别、集中授权、风险预警及流程控制等手段进行全程运营风险管控,提高运营质量,降低运营风险水平;另一方面,构建集中作业服务中心,提升作业的集约化和自动化,提高业务的处理效率,实现业务人员的精简,提升客户服务的水平。
(4)成本收益精细化管理
农商银行利差不断收窄,赢利能力持续减弱的背景下,农商银行财务工作的重心将从核算转为管理,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农商银行必须重视并有效运用FTP系统,通过建立业财一体的成本预算模型,以业务发展目标控制成本预算,加强成本计量与分摊,并开展成本分析及考核,促进成本管理的价值提升。
3.以员工为根本的全职涯周期数字化建设
农商银行员工端的数字化建设是以员工为根本实现用人、育人、留人的员工全职涯周期管理的数字化,构建员工数字资产,然后进行员工360度画像,提高薪酬激励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实现人力资源效能的提升。
(1)人才管理数字化建设
农商银行构建以员工为根本的全职业生涯周期的人才管理数字化系统,实现人事档案电子化、人力工作流程信息化、员工行为积分化、人才资源可视化。系统利用内外部多渠道,补充和完善人才画像模型中的各类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算法建模,实现对员工信息全貌的标签化。通过员工画像的标签特性,以积分方式实现人才管理机制的系统化,最终实现对员工动态化、可视化的全职业生涯周期管理。
(2)薪酬绩效数字化建设
薪酬绩效数字化实现精准计价和激励及时性,可以更加有效地围绕经营管理目标确定薪酬策略与模式,真正实现薪酬设计依据“岗位价值、能力价值和业绩价值”,可以解决传统手工计算薪酬中在数据统计、绩效计价、薪酬扣减等问题,实现总行对支行“垂直考核+二次分配”相结合的精细化绩效薪酬模式。
(3)人才培养数字化建设
伴随银行数字化的推进,人才培养同样需要数字化。人才培养数字化是依靠数字化技术及支持能力,创新数字化培养方式与组织管理模式,基于数据驱动与场景驱动,全方位重构和优化人才发展的运营模式,核心是打造知识库共享平台、员工自主学习平台。知识库平台建设可以沉淀农商银行优秀的工作案例、管理规程,实现“个人知识公司化、隐性知识显性化”。员工自主学习平台将员工学习积分制和分层分类学习进行系统固化,实现员工“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可以解决员工有针对性的、灵活性的学习需求,通过直播、点播等形式激活全行员工分享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筑牢数字化支撑保障
数据资产已成为整个银行业持续增长的引擎,监管部门也加强了对数据能力建设及数据治理的要求和指引。农商银行需要以数据治理和数据资产为两大重要抓手筑牢数据基础,全面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合法性。
首先,农商银行需要形成丰富的数据资产,夯实内部生产数据、外部政务及商业数据、内部管理行为数据。内部生产数据重点是做好治理、整合工作;外部政务重点是通过银政、银企合作机制,可以以多种角色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同时建议地方政府持续推动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实现数据的共享与沉淀;内部管理行为数据重点是做好数据的沉淀,丰富数据量。其次,农商银行数据治理是要构建集数据整合、提纯加工、建模分析、质量管控、可视交互等功能的综合型数据中台,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同时,农商银行还要制定数据标准体系,建立规章制度和组建数据治理组织架构,为数据治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人。
农商银行要加大力度进行各类金融科技人才引入、培养与使用,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明确人才培养路径,完善绩效薪酬机制。推进数字化转型不仅要重视数字化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更要重视数字化管理人才和应用人才。农商银行要提拔使用具有数字化思维、善于使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经营管理的人员担任管理者。
此外,农商银行需要加大力度推进数字化应用培训,面向全行干部员工开展数字化领导能力、数字化专业能力和数字化通识能力的分层培训,为数字化转型奠定智力和技能基础。农商银行还可以常态化组织数字化应用创新大赛,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增强广大员工数字化思维意识和提高数字化技能水平,真正解决“上头热、下头冷”的问题。
本文作者:陈清民博士